首页 > 文明动态 > 创建动态
滁州来安:文明逐梦 华丽蜕变-文明创建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11-28 00:00:00

    

 2345_image_file_copy_1.jpg

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安徽好人-来安县家宁医院麻醉手术科主任(右)张国秀正在工作中

图3.jpg

来安好人馆

Still1126_00011.jpg

开展市容、交通秩序专项集中整治行动

IMG_20190820_112237.jpg

学雷锋主题公园

   物质文明集聚一座城市的“形”,精神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神”,而扎实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则能锻造一座城市的灵魂。

   近年来,来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工作理念,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举全民之力、聚全民之心、汇全民之智,让文明之花在这里绽放,让文明之船在这里起航。

   提档升级 壮城市建设之“骨”

   作为一座现代的文明城市,其城市文明的主要体现之一,就是硬件建设。没有好的硬件建设,就没有好的城市环境,没有好的城市环境,很难让人想象这是一座文明城市。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来安县坚持把创建省文明城市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改变城区基础薄弱现状,改善城市对外形象,吹响了文明城市建设的冲锋号。

   今年,来安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带动,在新老城区实施四大类28个城建项目,总投资37亿元,让创建成果实实在在惠及百姓。先后实施新城区二期路网建设,老城区建阳路、永阳东路提升改造,顿丘路北路正在进行修建,打通来安大道及清流路断头路;并将环城北路列入2020年建设计划,建成后将连接白鹭大道,城区整体路网环状初步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方便百姓生活的重要工程。来安县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更新老城区自来水管网,贯通建阳北路、塔山西路人行道,推进二里桥、三里桥重建项目,新建老城区停车场5个、停车位1600多个,新安幼儿园、特教中心二期交付使用,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称赞。

   此外,该县着力改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服务水平,稳步推进人防指挥中心联合体、永阳商务中心、日产10万吨水厂等项目,驾考中心、客运中心交付使用,游泳馆、文化路地下菜场建成运营,二手车交易市场、大货车临时停车场建成投入使用。

   环境是最优质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生态环境是城市软实力最集中的体现。来安县通过优化水域生态环境,先后完成金禾公园、顿丘公园、三里河公园、人工湿地公园、扫黑除恶公园停车场项目建设,正在实施杨庙干渠、老城河、党校河等项目,恢复老来安人的“城市水网”记忆,擦亮城市名片。

   务实笃行 谋为民惠民之“利”

   创建安徽省文明城市,来安如何交上一份优秀答卷?破题从改善民生入手。近年来,来安县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先后开展创建省文明县十大攻坚行动、创建省文明城市“大改建、大整治、大提升、大推进”百日行动,补短板、惠民生,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对于群众而言,一座城市就是一个大家园,城市环境与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为此,来安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修复坑洼路面800多处,更换人行道板262万平方米、破损牙石7000多块,绿化补植1万多平方米,新增路灯160盏,更换破旧路灯45盏。改造老旧小区12个,改造背街小巷37条,铲除小区“牛皮癣”16万平方米,改建农贸市场2个,搬迁老城区农贸市场1个。

   此外,集中整治重点区域和城市出入口市容环境、违章建筑、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现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31次,清除占道经营2416起,整治出店经营834起,清除违规落地广告牌及条幅810个,清理乱堆乱放211起,依法处罚乱停乱放“三小车”1663台,依法查处违法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

   安全顺畅是文明交通的前提和基础。来安县开展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16次,依法查处乱停乱放违法行为587起;重新施划道路交通标线6万米,新划、复划停车泊位280个,施划礼让行人标语44组;在县电视台开展新闻报道16场,在《来安交警在线》专题节目开展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实名曝光12次。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基层单位,全县共15个社区,11个社区完成办公场所标准化改造,其余社区新办公用房正在加紧施工中。同时,督促全县29个物业公司对照标准和要求,定期对物业公司开展考核,对年终考核结果后三位的物业企业,列入“黑名单”,不得进驻来安小区经营。

   全民参与 逐文明幸福之“梦”

   蝴蝶公园是周边居民健身娱乐最喜欢的去处之一,走进公园里,只见文明提示随处可见,不牵绳遛狗、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市民有序游玩,健身锻炼,其乐融融的景象。“现在人的素质越来越高了,公园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地面干干净净,大家文明礼让,我们来散步游玩的心情也更好了。”谈起城市变化,市民陈先生由衷地感叹道。

   漫步来安县的大街小巷,文明气息不仅表现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更体现在市民的行动上。一直以来,来安县坚持把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首要环节,让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创建成果,形成文明城市创建人人参与、幸福美好家园携手共创的良好局面。

   开展党建群建合力抓创建活动。全县15个社区与共建单位建立文明创建联合党委,积极以党建引领助推文明创建,党员主动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文明劝导等工作,形成了党建与文明创建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

   开展社区包保共建活动。包保县领导深入一线,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县直各单位、来城各中小学校全体干部职工经常性深入包保责任区,广泛听取社区居民和群众意见建议,摸排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整改措施,并协调解决,全县137家共建单位共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3065条,社区自行解决1821个,上报城关镇解决678个,移交主管部门解决566个,列入解决计划83个。

   开展“四抓四带四促”活动。开展以“抓机关带干部促群众、抓乡镇带社区促居民、抓学校带学生促家庭、抓企业带职工促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四抓四带四促”活动,通过入户宣传及问卷调查,发放《来安县市民文明手册》、《致来安市民一封信》及创城宣传品9万份,及时听取、收集和反馈市民意见和建议184条,提升广大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文明之路,始于足下。来安县将以争创一流、走在前列的决心和担当,劲吹文明之风,厚植文明素养,用心浇灌城市“文明常青树”,来安必将成为一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城市。

   崇德向善 铸价值引领之“魂”

   人民群众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城市的形象,从文明城市测评实地考察的内容来看,检查的重点就是市民文明程度。

   一直以来,来安县坚持把加强市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摆在文明城市创建的首要位置,以“德耀永阳”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让城市因文明而受人尊重。

   多样化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融入百姓生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动员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共开展理论宣讲130余场,文体活动300余场,倡导文明新风,弘扬时代精神,实现“你演我看”向“我演你看”的转变。

   立体化开展身边好人宣传活动。利用来安好人馆、好人示范街、好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等阵地,图文并茂展示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先进事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道德洗礼。先后拍摄4部以好人为原型的微电影,并在县电视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等平台进行播放。

   持续化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社区开展全民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居民在参加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在机关抓好文明礼仪行动的宣传引导,使文明礼仪的基本常识人人皆知、入脑入心。在学校开展主题班会、主题教育讲座,讲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常态化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以图说我们的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道德模范等公益广告为主要内容,在城区主要道路、城市出入口54个大型户外广告牌,6条主次干道199个异形牌,12处建筑工地、89个公交站台、49所文明校园、46家窗口单位内外均刊播公益广告,做到公益广告处处见、时时见。(中共来安县委宣传部供稿)